大家好,我是小康。
写在前面:
兄弟们,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操作系统这个话题。说实话,当年我刚开始学编程的时候,对操作系统完全是一头雾水。什么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听起来就头大。
但是后来我发现,不懂操作系统,你永远只能停留在应用层面,很多底层问题根本搞不明白。为什么程序会崩溃?为什么有些代码跑得慢?为什么多线程会出问题?这些都跟操作系统息息相关。
我前前后后花了1年时间,看了好几本书,刷了好多视频,踩了无数坑,才算是把操作系统搞明白。今天就把我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你们少走弯路。
微信搜索 「跟着小康学编程」,关注我,后续还有更多硬核技术文章分享,带你玩转 Linux C/C++ 编程!😆
为什么要学操作系统?
可能有同学会问,我就写写业务代码,搞搞前端后端,为什么要学操作系统?
兄弟,这个想法就错了!
场景一: 你写的程序莫名其妙就崩了,报了个段错误,你完全不知道咋回事。如果你懂操作系统,你就知道这是内存访问越界了。
场景二: 你的服务器CPU占用率很高,但不知道怎么优化。如果你懂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你就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场景三: 你写多线程程序总是出bug,数据总是不对。如果你懂操作系统的同步机制,你就知道怎么用锁来保护数据。
所以说,操作系统不是屠龙之技,而是程序员的基本功!
我的操作系统学习之路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
刚开始学编程那会儿,我就是个纯小白。听到操作系统这个词,脑子里就想着Windows、macOS、Linux这些。后来才知道,这只是操作系统的表面,真正的核心在底层。
第一次接触操作系统课程是在大二,老师上来就讲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我当时听得云里雾里的,完全不知道这些概念有什么用。考试靠死记硬背混过去了,但其实啥也没学会。
真正开始认真学操作系统,是因为我写的一个多线程程序老是出bug。明明逻辑没问题,但运行结果总是不对,有时候对有时候错。我在网上搜了半天,才知道这叫’竞态条件’,需要用锁来解决。但为什么要用锁?锁的原理是什么?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不懂操作系统,很多底层问题根本搞不清楚。
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操作系统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影响我们写代码的东西。
操作系统学习路线(超详细版)
好了,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我把操作系统的学习路线分成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学习重点。
第一阶段:建立全局认知(1周)
学习目标: 了解操作系统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功能,建立整体框架。
刚开始学的时候,千万别一头扎进去看那些复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你得先知道操作系统的全貌是什么样的。
核心概念: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I/O管理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区别系统调用的概念
推荐资源:
视频推荐: 哈工大李治军老师的《操作系统》课程,在B站就能找到。李老师讲得特别通俗易懂,而且会结合很多实际例子。第一遍看的时候,你就看前几讲,了解个大概就行。
书籍推荐: 《现代操作系统》(第4版)- Tanenbaum著。这本书比较厚,但是写得很通俗。第一阶段你就看第1章,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学习建议: 这个阶段不要深究细节,重点是建立框架。可以画个思维导图,把操作系统的主要模块列出来。每天花1-2小时,看看视频,翻翻书,有个印象就行。
第二阶段:进程和线程(2周)
学习目标: 深入理解进程和线程的概念,掌握进程调度和同步机制。
进程和线程是操作系统最核心的概念,也是最容易搞混的地方。当年我在这里卡了很久,主要是没有把概念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核心概念:
进程的定义、特征和状态转换进程控制块(PCB)进程的创建和终止线程的概念和优势用户级线程vs内核级线程进程调度算法:FCFS、SJF、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进程同步:临界区、互斥锁、信号量、管程经典同步问题:生产者消费者、读者写者、哲学家用餐
重点难点:
进程vs线程: 这是面试常考的点。简单来说,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单位,线程是CPU调度的单位。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线程共享进程的内存空间。
死锁问题: 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一定要记住:互斥条件、占有和等待、不可抢占、循环等待。破坏任意一个条件就能避免死锁。
学习建议: 这个阶段要多动手。可以用C语言写一些简单的多进程、多线程程序,亲自体验一下进程创建、线程同步这些概念。
比如写个简单的生产者消费者程序:
// 生产者线程
void* producer(void* arg) {
while(1) {
// 生产数据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 把数据放入缓冲区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
不需要写得很复杂,关键是要理解这些同步机制是怎么工作的。
第三阶段:内存管理(2周)
学习目标: 理解内存管理的各种策略,掌握虚拟内存的工作原理。
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最复杂的部分之一,也是最实用的。你写程序时遇到的内存泄漏、段错误,都跟这部分内容有关。
核心概念:
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连续内存分配:首次适应、最佳适应、最坏适应非连续内存分配:分页、分段、段页式虚拟内存的概念和优势页面置换算法:FIFO、LRU、Clock算法工作集和抖动现象Linux内存管理机制
重点难点:
虚拟内存: 这是最重要的概念。每个进程都认为自己独占整个内存空间,但实际上操作系统通过虚拟内存技术,把物理内存分配给不同的进程。
页面置换: 当物理内存不够用时,操作系统会把一些页面换出到磁盘上。LRU(最近最少使用)算法是最常用的置换算法。
学习建议: 可以用一些工具来观察内存使用情况。在Linux下,可以用top、htop、free等命令查看内存使用情况。也可以写一些程序来测试内存分配:
int main() {
// 分配1GB内存
char* ptr = malloc(1024*1024*1024);
// 观察系统内存变化
sleep(30);
free(ptr);
return 0;
}
第四阶段:文件系统(1周)
学习目标: 了解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掌握文件操作的基本原理。
文件系统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因为我们平时都在用。但是要理解底层的实现原理。
核心概念:
文件和目录的概念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目录结构:单级、二级、树形、有向图文件分配策略:连续分配、链式分配、索引分配空闲空间管理文件系统实例:FAT、NTFS、ext4
学习建议: 可以在Linux下练习一些文件操作命令,了解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也可以写一些程序来操作文件:
// 文件读写示例
FILE* fp = fopen("test.txt", "w");
fprintf(fp, "Hello World\n");
fclose(fp);
第五阶段:I/O管理(1周)
学习目标: 理解I/O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I/O调度算法。
核心概念:
I/O设备的分类和特点I/O控制方式:程序直接控制、中断驱动、DMAI/O软件层次结构磁盘调度算法:FCFS、SSTF、SCAN、C-SCAN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
第六阶段:实战练习
学习目标: 通过实际项目加深理解,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前面都是理论学习,这个阶段要动手实践。
推荐项目:
1、 用信号量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实现一个多线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用信号量控制缓冲区的同步和互斥可以设置多个生产者和消费者,观察并发效果这个项目能让你深刻理解进程同步机制
2、 进程调度模拟器
模拟FCFS、SJF、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等算法可以输入进程的到达时间、服务时间、优先级输出每个算法的平均等待时间、周转时间通过对比不同算法的性能,理解调度算法的优缺点
3、 内存分配器
实现首次适应、最佳适应、最坏适应算法模拟内存的分配和回收过程可以观察不同算法产生的内存碎片情况这个项目帮你理解内存管理的核心问题
4、 文件分配模拟器
模拟连续分配、链式分配、索引分配三种方式实现文件的创建、读写、删除操作可以比较不同分配方式的空间利用率和访问效率理解文件系统底层的存储机制
5、 死锁检测工具
实现银行家算法,检测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用资源分配图检测死锁可以手动输入资源分配情况,判断是否会发生死锁这个项目让你深入理解死锁的本质和解决方案
6、 简单的LRU页面置换模拟器
模拟虚拟内存的页面置换过程实现FIFO、LRU、Clock等置换算法输入页面访问序列,观察缺页次数和置换过程帮你理解虚拟内存的工作原理
推荐的学习资源
视频课程(精选推荐)
1、 哈工大李治军 - 操作系统
B站搜索"哈工大操作系统李治军"讲解通俗易懂,结合实例,强烈推荐
2、 清华大学向勇陈渝 - 操作系统
B站直接搜清华大学向勇陈渝比较系统全面,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同学
书籍推荐(少而精)
1、 《现代操作系统》(第4版)- Tanenbaum
经典教材,概念清晰,例子丰富适合初学者,循序渐进
2、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CSAPP)- Bryant
从程序员角度讲解系统,实用性强第7-12章重点讲操作系统相关内容
3、 《Unix环境高级编程》(APUE)- Stevens
偏向实践,大量代码示例适合想要深入Unix/Linux系统编程的同学
学习过程中的常见坑
基于我的经验,给大家提几个醒:
坑1:只背概念,不动手实践 操作系统不是纯理论学科,一定要结合编程实践。光背那些算法和概念没用,要亲自写代码验证。
坑2:纠结于细节,忽略全局 刚开始学的时候容易钻牛角尖,比如某个算法的具体实现细节。其实更重要的是理解整体架构和设计思想。
坑3:学完就忘,没有复习 操作系统内容比较多,学完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很正常。建议定期回顾,做笔记和思维导图。
坑4:只学理论,不关注实际应用 要多思考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怎么用。比如学了进程调度,就想想服务器是怎么处理并发请求的。
如何检验学习效果
学完之后,你应该能够回答这些问题:
为什么多线程程序需要加锁?为什么有时候程序会出现段错误?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内存的?文件在磁盘上是如何存储的?进程和线程有什么区别?什么是虚拟内存?为什么需要虚拟内存?
如果这些问题你都能清楚回答,说明你已经入门了。
写在最后
学习操作系统确实不容易,需要耐心和坚持。但是一旦学会了,你会发现编程的很多问题都能从根本上理解了。
记住,学习没有捷径,只有正确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希望这份学习路线能帮到你们,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下篇文章我会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完整学习路线,敬请期待!
最后,给正在学习路上的同学们加个油:你现在的努力,决定了你未来的高度!
觉得有用的话,点赞、收藏、关注支持一下~
我是小康,专注分享Linux C/C++后端技术、MySQL数据库、Redis缓存、计算机基础原理、各方向学习路线和项目实战等干货内容。
关注公众号「跟着小康学编程」,一起在技术路上成长!
怎么关注我的公众号?
微信搜索 「跟着小康学编程」,关注我,后续还有更多硬核技术文章分享,带你玩转 Linux C/C++ 编程!😆
💬 欢迎加入技术交流群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想找志同道合的技术伙伴?欢迎加入我们的技术交流群,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想加群?加我微信即可,微信号:jkfwdkf ,备注 「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