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
半夜熟睡中,突然惊醒,脑子很清醒,想起身但感到仿佛被千斤重物压着,完全无法动弹,想大声呼喊救命但发不出一点声音……不少人在睡梦中有这样的经历,民间俗称“鬼压床”。那么“鬼压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需不需要就医呢?
“鬼压床”,在医学上的学名是睡眠瘫痪症,是一种多发于10-30岁人群的睡眠障碍。
为什么会睡眠瘫痪?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睡眠瘫痪症是大脑皮质与运动神经活动不同步的结果。正常的睡眠周期分为非快速眼动和快速眼动两个阶段,当我们进入快速眼动阶段后,大脑的活动状况与清醒时相似,但肌肉都处于极低张力的状态,如果我们在快速眼动阶段突然醒来,大脑和肌肉之间的神经传导连接还未“接上”,大脑处于脑皮质“活跃”,而骨骼肌处于 “瘫痪”的状态,就会出现“脑子醒了,但是身体还在睡”的现象。
“鬼压床”如何缓解?
当出现“鬼压床”感到恐惧、害怕时,我们首先要认识这不是“怪力乱神”之诡异现象,平复情绪,不要害怕,保持深呼吸;可以尝试转动眼球、动动嘴部肌肉,例如“噘噘嘴”,再动动手指和脚趾。通常情况下,睡眠瘫痪持续时间往往只有几十秒到几分钟,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也可以自行缓解,等彻底醒来身体能跟上大脑的步伐了,“不能动弹”“无法出声”等情况也会瞬间消失。
如何治疗和预防?
大部分睡眠瘫痪是不需要治疗的。但如果合并有其他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异态睡眠及睡眠相关运动障碍等睡眠障碍时,需要寻求专业帮助,完善睡眠呼吸监测等必要检查,对症治疗;此外,精神压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心理问题可能增加患上睡眠瘫痪的风险,建议及时就诊精神心理专科,规范治疗,必要时结合心理治疗。
医学指导:李艳,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称号,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称号。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展开全文
师承北京广安门名中医仝小林教授、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河南中医学院李发枝教授,在中医学术和医德医技方面深受名老中医熏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伤寒六经”“脾胃论”为主的中医理论指导体系,尤其擅长运用“伤寒六经辨证”“脾胃论”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焦虑障碍、抑郁发作、睡眠障碍、惊恐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睡眠相关疾病。
接受过系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婚姻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治疗等各流派心理治疗专业培训,灵活采用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游戏、情志相胜疗法等多种疗法,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抑郁发作、各类神经症、人际关系困难,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婚姻家庭关系异常、亲子关系异常、职业适应困难等各类心理障碍。
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心理睡眠科),周四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
本期作者
杨玲玲
副研究员、主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主攻抑郁、焦虑及失眠相关研究。
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心理治疗诊治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和心身障碍,以及疾病康复与药物副反应的中医综合干预。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成立于2005年,建科14年来,发展迅速,诊疗病种全,综合服务能力强,全国影响力大。专科目前拥有临床医生9人,心理治疗师3人,年门诊人次超过30000,纯中医药治疗率接近95%,有效率达80%以上。
心理睡眠专科针对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及一些疑难杂症。并调整人际关系不良、亲子关系异常、学习障碍、青少年适应障碍、婚姻关系异常等。
科室临床诊疗过程重视躯体治疗以及心理治疗,根据个体需要,治疗方案高度个体化。有选择性结合中药汤剂、针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开展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沙盘治疗、针灸等特色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 杨玲玲 杨睿来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宋莉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