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缆能带动的负荷量并非固定值,它取决于电缆的截面积、材质、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电缆长度等多个因素。以下从核心影响因素出发,详细说明不同情况下低压电缆的负荷承载能力:
一、核心影响因素
1.电缆截面积(平方毫米,mm²)
截面积是决定负荷的关键,截面积越大,载流量(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越高,能带的负荷越大。常见低压电缆截面积有 1.5mm²、2.5mm²、4mm²、6mm²、10mm²、16mm²、25mm² 等,往上还有更大规格(如 50mm²、70mm² 等)。
2.电缆材质
铜芯电缆:导电性优于铝芯,相同截面积下,载流量比铝芯高约 30%,是低压配电的主流选择。
铝芯电缆:成本较低,但载流量小、机械强度差,多用于临时或低负荷场景。
3.敷设方式与环境温度
电缆敷设方式(如空气中明敷、穿管埋地、桥架敷设等)会影响散热,散热越好,载流量越高。
环境温度越高,电缆载流量越低(高温会加速绝缘老化,需降低负荷以保护电缆)。
二、常见铜芯电缆的负荷参考(三相 380V,功率因数 0.85)
以下为空气中明敷、环境温度 30℃ 时的近似负荷(功率 =√3× 电压 × 电流 × 功率因数):
三、注意事项
1.敷设方式修正:
穿管或埋地时,载流量需降低 10%-30%(如 4mm² 铜缆穿管时,负荷可能降至 8-10kW)。
多根电缆并列敷设,需进一步降容(避免过热)。
2.电缆长度影响:
电缆过长(如超过 50 米)会导致电压降增大,需考虑线损,实际负荷需适当降低(例如 10mm² 电缆长 100 米时,可能需减少 10% 负荷)。
3.短时与长期负荷:
上述数据为长期连续运行负荷,短时(如启动电机)可承受 1.2-1.5 倍负荷,但不可长期超载。
4.铝芯电缆:
同规格铝芯电缆负荷约为铜芯的 70%-80%(如 4mm² 铝缆能带 7-10kW)。
展开全文
低压电缆的负荷需结合具体参数计算,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电缆厂家提供的载流量表,并预留 20% 左右的余量(避免满负荷运行导致过热)。若为重要设备,需由电工根据现场条件精确核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