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现代文学欣赏和研究的“入门”书
全书共选现代著名作家26位,涉及代表性作品40多篇(部)。所节录部分基本上保持原有讲课的内容与讲授风格,但也做了许多修改和补充。每一讲集中分析一位作家的创作。鲁迅成就比较大,原来讲课也用较多的课时,本书特别安排了5讲。其中有关《朝花夕拾》一讲,直接采用了最近我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出该书单行本所写的“导读”,是面向高中生的,这里加以说明。冰心、朱自清等几课以前不是文学史学习的重点,这次整理书稿考虑他们特别受到中学语文教材的“青睐”,就各列一讲,几乎是新写的。还有些比较重要的作家,如田汉、丁西林、叶圣陶、李劼人、夏衍、何其芳、林庚、卞之琳、张恨水、孙犁等,本书没有专列章节论述,有遗珠之憾,但限于本书节录的体例,也只好如此。
这本根据基础课节录的书,是现代文学欣赏和研究的“入门”书,讲的多是相对稳定的基本内容,是那些已经沉淀下来、学术界有大致共识的文学史知识,以及对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评价,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或者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希望读者读过这本书,能对现代文学主要的作家作品有较深入的了解,对现代文学的轮廓有一个“史”的印象。
这本书可以提供给大学中文系的师生阅读参考,也适合社会上关心和喜欢文学的读者阅读。我看现在网上还有许多读者和听众在点播十多年前“超星”录制的我的讲课,如果他们有兴趣看这本节录整理的书,会发现内容变化不小。这本书更加注意显示作品鉴赏分析的“方法性知识”,也更集中,让读者找到“干货”。
本书专业性较强,但尽可能深入浅出,对于中小学语文老师以及喜欢文学的中学生,也是适合的。书中论述的名篇,几乎覆盖了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所有现代文的课文选目。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目标和大学不一样,不一定要把这本书的内容“移植”到中学语文课上,但在某些方面(比如多读书、思维训练、“方法性知识”的传授)又是可以衔接的。我在整理讲稿时有意把中小学师生当作其中一部分“拟想读者”,希望这本书对他们有些帮助。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我讲现代文学基础课》,其中一部分专门论及大学低年级的课程如何与中学课程衔接。把有关的三段话转录于此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